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显示,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涨幅较前6个月回落0.4个百分点。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3.8%,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投资、社消、工业数据均不及市场预期。在主要指标中,基建投资可谓“一枝独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4%,比1-6月加快0.3个百分点,是主要指标中唯一增速较前值加快的。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随着政策效应持续发挥,经济增速正在向潜在增长水平靠拢,预计三季度GDP有望回升到5%左右的水平。但进入四季度之后,随着基数抬升、政策效应减弱,内生动能偏弱等情形,如果没有政策加持,增速继续抬升的难度将加大。
地产投资降幅扩大
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6.4%,降幅比1-6月扩大1.0个百分点。
尽管各地在继续出台放松楼市的政策,但从最近公布的数据看,房地产市场表现仍然乏力。克尔瑞地产研究监测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金额同比下降49%,20家主流重点房企中仅有一家全口径销售金额同比为正。
央行周五发布的金融数据也显示居民购房意愿较弱,7月新增贷款中,居民中长期信贷为1486亿元,同比大幅少增2488亿元。
红塔证券宏观分析师孙永乐表示,房地产投资是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拖累项。在销售弱企稳、外部融资环境未出现明显改善以及房企投资较为谨慎的背景下,后期房地产投资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制造业投资继续回落
1-7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上涨9.9%,涨幅比1-6月回落0.5个百分点。分析师表示,制造业投资继续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不佳,以及去年同期的基数较高。
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落3.2个百分点至52.0%,创今年以来最低水平。央行数据也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弱,7月企业新增加中长期贷款仅3459亿元,同比少增1478亿元。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认为,接下去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会继续下滑,他们给出两个理由:一是上游成本高,挤压制造业企业利润,进而影响投资,二是出口是我国制造业重要的需求来源,但外需后续存在放缓的可能,企业对于是否进一步投资将趋于谨慎。
不过,中国全产业链的优势仍会对下半年的出口形成一定支撑,这也会对后续制造业投资提供保障,再加上国内技术改造带来的提振,制造业投资将保持一定的韧性。
消费修复不及预期
虽然各地发布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并未能够延续上月大幅反弹的步伐。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0%的增长。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在研究报告中指出,7月消费增速下滑主要是四方面的拖累,一是汽车类消费动力出现转弱;二是新冠疫情冲击下,旅游和出行类消费减少,三是房地产承压下,建筑和装修类消费减少;四是国际油价下行对石油及其制品类消费总值产生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9.7%,增速较上月放缓4.2个百分点;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同比下降7.8%,降幅较上月扩大2.9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4.2%,增速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
不过,7月消费数据还是有亮点的,“在国际金价持续上行的背景下,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当月同比(增速)录得22.1%,较前值大幅上行14个百分点,创2021年7月以来新高。”
分析师普遍预计,年内消费增速大幅上行可能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