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外贸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出口13.37万亿元,同比增长14.7%;进口10.23万亿元,同比增长5.3%;贸易顺差3.14万亿元,扩大62.1%。
“前7个月的外贸进出口增速已经恢复到了两位数。”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表示,这说明全球对于中国制造的需求会继续增加,中国外贸的趋势还在持续向好。
同时,8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截至2022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1041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28亿美元,升幅为1.07%。
对此,专家分析认为,7月主要国家债券价格上升,加之全球股市低位反弹,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实现了小幅回升。而且,7月外贸复苏态势明显,货物贸易进出口维持较高规模顺差,推动经常项目保持顺差。
8月5日外汇局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691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9%,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36%,为历年同期最高值,进出口呈现较强的韧性。服务贸易逆差同比收窄30%。直接投资净流入749亿美元,保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496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这显示我国市场对外资保持吸引力。
资产价格因素推动外储小幅回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当前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主要因素依然是汇率因素和资产价格变化因素。
从汇率因素看,7月末美元指数受通胀预期抬升、美联储加息等因素推动,较6月末上涨1.1%,非美元货币中,欧元下跌2.5%,英镑下跌0.1%,日元上涨1.8%,综合来看汇率因素导致外汇储备的非美元部分出现小幅折价。
从资产价格因素看,7月份因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主要国家债券收益率下降,价格上升;全球股票市场从前期低位反弹。股债两方面资产价格变化推动外储规模上升,且上升幅度超过汇率折算带来的下降影响。
温彬称,在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因素后,我们估算因国际收支导致的外储环比小幅增加,这表明7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与金融项目大概率依旧是“一顺一逆”状态,且顺差因素略强于逆差因素。预计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依旧维持较高的顺差规模,推动经常项目保持顺差。金融项目下,预计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而证券投资净流出规模则有望缩小。
7日,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5646.6亿美元,增长11%。其中,出口3329.6亿美元,增长18%;进口2317亿美元,增长2.3%;贸易顺差1012.6亿美元,扩大81.5%。
从汇率表现看,7月人民币汇率整体保持平稳,考虑企业境外分红等季节性购汇因素,实际表现并不弱势,与外储增加相吻合。随着疫情好转和复工复产的推进,我国经济基本面保持良好,有利于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和外汇储备保持稳定。
我国外贸复苏明显
对比上半年的数据,前7个月的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速,均有所加快,外贸复苏态势明显。
受到此前疫情较大冲击的长三角地区,正在稳步复苏。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合计进出口8.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7%,比上半年增速加快2.5个百分点。从月度来看,6月份长三角地区的进出口增速就已回升至14.9%,比5月份的增速大幅提高了10.1个百分点。
在魏建国看来,虽然全球市场需求整体萎缩,但美国以及欧盟市场对于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仍然很大,甚至会迎来全球对中国依赖越来越高的节点。不仅是欧美,以往需求并不那么大的日韩也出现了更多的需求,“整体看,日韩受疫情和能源危机的影响,当地企业开工不足,下一步存在关停转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外贸将迎来今年最关键的接单时期,如果三季度订单情况良好,今年四季度乃至全年的外贸都会是乐观的。
海关统计显示,前7个月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15.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同期,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和韩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7.55万亿元,增长19.8%。
其中,前7个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增长7.5%。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媒体上表示,7月当月,我国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8.8%,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长5.6个百分点。RCEP今年正式生效实施,进一步深化了区域经济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合作,为地区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表示,RCEP在今年年初生效后,中日韩之间首次出现多边贸易安排,这推动韩国企业在华投资增加,中间品贸易发展迅速,中韩之间的贸易量实现了逐步上升。
而且,外贸持续向好的背后,离不开民企的韧性和活力。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为52.6万家,同比增加5.8%。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0%,比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
而且,在“订单流出”可控的背景下,前7个月,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